人物雕像是體現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
中國的校園人物雕塑發展起步比較晚,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首先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以毛澤東主席和工農兵為題材,高高在上、體量巨大,造型手法概括寫實的校園中心廣場雕塑,比如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許多大學設置的毛主席雕像。第二階段中,以改革開放和教育事業為創作題材的校園人物雕塑,與前一階段相比,其藝術語言更加豐富,形式創新和新材料使用上更為突出。第三階段直到20世紀末期,出現了環境雕塑。校園人物雕塑體現出與空間的一種融合交替,突破了傳統空間的約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環境雕塑。環境雕塑最大的特色是經過多種園林造景方式,使其自身與大自然中的植物、水以及構筑物等環境要素融為一體,相互襯托。比如廈門大學芙蓉湖區在湖心島上設置的廈門大學“世紀的囑托——陳嘉庚與學生”組雕,整個雕像與校園“嘉庚式”建筑、湖水、綠化等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而且體現了廈門大學“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園精神,校園雕塑達成為物化的精神載體,反映了校園特定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 轉載請著名出處,玉海雕塑:http://zhengshijiuye.cn。
人是環境的中心,又是環境整體的一部分,人、雕塑、環境的關系是一個互助并且循環的過程,人創造了城市雕塑,而環境給雕塑提供了“歸宿”,雕塑因而成為聯系人與自然的紐帶。另一方面,環境借助雕塑語言更為深刻明確的思想觀念,提升了自身的質量與品位,人又從環境中獲得感受與體驗、快樂與審美,在滿足人們對環境需求的同時,城市雕塑也在不經意中規范著人們的行為,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生活。人塑造了城市雕塑,雕塑也塑造著人。人、雕塑、環境建立了一種內在的互動關系,校園人物雕塑與人、環境的互動,雕像體驗和感知過程,不僅依靠視覺感覺,而且依靠觸覺的體驗,通過對人物實體雕塑的觸摸感知,在雕塑與人相接觸、相感應、相比較的過程當中,啟發人們心靈淺層本能的情感反映,從而產生互動。比如山東大學聞一多“沉思”雕像,將雕塑人物和板凳相結合,在板凳出留出空位使學生在空位上,直接與雕像對話,感受、追溯名人的思想。西安交通大學“古韻新聲“雕像運用了古代與現代的對話,將觀賞者的思想引入雕像之中,達到人與雕像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