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楊柳觀音的簡單介紹
觀音是大乘佛教中最著名的菩薩,觀音雕塑是佛教造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佛教造像中,觀音雕塑的數量,可能僅次于佛的造像。在中國佛教歷史上,這位菩薩被譯為“光世音”“觀音”“觀世音”“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等不同的名稱,此外還出現過“救世菩薩”“圓通大世”“白衣大士”“蓮花大士”“蓮花生”“大悲菩薩”“救世凈圣”“大悲圣者”等名稱。觀音的名稱眾多,其造像也非常多。唐代以后,觀音由男性逐漸變為女性,形成了三十三觀音之說。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觀音院西側,仍保留著建于明代的三十三觀音靈場長廊。三十三觀音是根據觀音造型中的姿態、場景與所持法器的不同來定義的。盡管觀音的形象如此眾多,但是在民間最為常見的還是楊柳觀音。當代的各種影視作品中的觀音造型,基本上都是來源于此。浙江普陀山現在還存有一塊明代的楊柳觀音碑。碑中所刻觀音,面龐圓潤豐滿,端莊妙麗,左手托凈瓶,右手持楊柳枝,身披錦袍,跣足,線條柔和流暢。 轉載請著名出處,玉海雕塑:http://zhengshijiuye.cn。
楊柳觀音又稱藥王觀音,所說她瓶中的楊柳枝可以消除身上在病痛,楊柳觀音的造型源遠流長,早在北魏時期就出現了這種造型的雛形,東魏繼續發展,北齊、北周時期得以確立。在楊柳觀音造像中,楊柳枝一般都是插在凈瓶中,只有做法的時候,觀音才從凈瓶中拔出楊柳枝。凈瓶也是佛教非常重要的常見法器,用來盛水供引用或洗濯,它是比丘隨身攜帶的十八物之一。凈瓶有時候稱為“澡瓶”,有時候也稱為“軍持”。作為佛教的法器,它常常出現在菩薩的手中,凈瓶與觀音的關系,在佛經中已有說明。佛陀教導人們制作十一面觀音造像時說道:“須用白旃檀作觀世音像......觀世音左手持凈瓶,瓶口出蓮花。展其右手,以串瓔珞施無畏手。
觀音菩薩手持楊柳枝凈瓶的形象,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仍是觀音造像中最流行的形象,佛教日常課誦的《觀音贊偈》中說:“觀音贊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宮。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熏蒙。千層浪頭顯神通,光降道場中。”觀音菩薩已經和楊柳枝凈瓶分不開了。可見,在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楊枝凈瓶觀音形象,由于與中國文化、民眾的宗教崇拜以及部分地區的民俗習慣息息相關,因而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楊柳觀音崇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