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雕塑談雕塑的種類劃分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吧!!轉載請著名出處,玉海雕塑:http://zhengshijiuye.cn。
石雕
石雕就是采用各種不同石料雕成的作品,它在歷史上占重要地位,不論中國或外國很早就發展了石雕藝術。
石雕一般采用大理石、花岡石、曲陽石、青田石、壽山石、貴翠石等作材料。花岡石、大理石適宜雕刻大型雕像;青田石、壽山石的顏色豐富,更適宜于小型石雕。石雕的制作方法多種多樣,根據石料性質和雕刻者的習慣各不相同,大致可分為二種:一是傳統的方法,構思、構圖、造型以及打石雕刻都是由個人獨自完成。而大型雕刻要在石料上畫好水平線和垂直線,打格子取料,用簡易測量定位的方法進行雕刻。二是采用新的工藝,即先做好泥塑,翻成石膏像,然后將石膏像(模特兒)作為依據,依靠點形儀,再刻成石雕像。
玉雕
玉雕總稱玉器,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在新石器時期已有玉佩出現,商朝的琢玉技藝就比較成熟了。玉雕的材料,有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翡翠、水晶、瑪瑙、黃玉、獨玉、岫玉等幾十種。因為玉本身性質細致、堅硬而溫潤,或白如凝脂,或碧綠蒼翠,色澤光潔而可愛,適合制作名貴的裝飾品。
至于玉石的制作,一般人以為是用雕刀刻成的,其實不然。玉石的質地很堅硬,雕刀刻不進去,而是采取琢磨的方法,即在制作時,用各種形狀的鉆頭、金鋼砂和水,根據作品形狀把多余部分琢磨掉。因此完成一件玉雕作品要花很長的時間。
木雕
我國木雕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殷、周就已流行。到了戰國時代,木雕的制作頗為盛行。由于木質材料易于腐朽和焚燒,所以木雕傳世不多。木雕用的材料因地制宜,一般有黃楊木、紅木、金木、白果木、龍眼木、樟木等等。
我國傳統的木雕制作方法:(一)因材料進行設計,充分發揮木頭的自然形態和特點。(二)一般先要畫出構圖或做出泥塑的稿子,即便有經驗的藝人也要細心研究和推敲,打好一個成熟的腹稿。(三)先打粗坯,如雕人物要初步雕出人物的動態、比例、形體以及空間體積等,把基本形態刻畫出來。(四)利用各種不同形狀的鑿子,用由粗到細、由整體到局部、由簡而繁、逐步深入的方法,雕出形態生動、性格鮮明的形象。還有大型木雕,現在采用新的工藝:先做好泥塑,翻成石膏像,再以石膏像(模特兒)作依據,采用“點形儀”工具,在木材的前后上下四周找出點子(形體的部位)。用這樣的方法雕刻出來的作品,形象正確不走樣,效果很好。
圓雕
所謂圓雕就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塑。手法與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寫實性的與裝飾性的,也有具體的與抽象的,戶內與戶外的,架上的與大型城雕,著色的與非著色的等;雕塑內容與題材也是豐富多彩,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動物,甚至于靜物;材質上更是多彩多姿,有石質、木質、金屬、泥塑、紡織物、紙張、植物、橡膠等等。
圓雕作為雕塑的造型手法之一,應用范圍極廣,也是老百姓最常見的一種雕塑形式。
圓雕浮雕
所謂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并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浮雕一般是附屬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經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壓縮的特性,所占空間較小,所以適用于多種環境的裝飾。近年來,它在城市美化環境中占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內容、形式和材質上與圓雕一樣豐富多彩。它主要有神龕式、高浮雕、淺浮雕、線刻、鏤空式等幾種形式。
我國古代的石窟雕塑可歸結為神龕雕塑,根據造型手法的不同,又可分為寫實性、裝飾性和抽象性高浮雕是指壓縮小,起伏大,接近圓雕,甚至半圓雕的一種形式,這種浮雕明暗對比強烈,視覺效果突出淺浮雕壓縮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種建筑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體量感和起伏感線刻是繪畫與雕塑的結合,它靠光影產生,以光代筆,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給人一種淡雅含蓄的感覺
透雕
透雕,去掉底板的浮雕則稱透雕(鏤空雕)。把所謂的浮雕的底板去掉,從而產生一種變化多端的負空間,并使負空間與正空間的輪廓線有一種相互轉換的節奏。這種手法過去常用于門窗欄桿家具上,有的可供兩面觀賞。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雕塑的種類,希望小編為大家總結的內容可以為大家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