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龍文化
古時候的人們把龍看做神物、靈物,而且變化無常,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既能深入水底,亦能騰云登天。關于龍的傳說,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中幾乎每一本書都有,而關于龍的傳說和神話也是不勝枚舉。經典如《易經》,便將龍做了一完整體統的論述,并賦予哲學的含義。八卦中整體用龍來說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經》的第一卦。除此之外,歷朝歷代都不斷有龍的傳說和神話出現,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龍的傳說。上至黃帝的時代,便有黃帝乘龍升天、應龍助黃帝戰勝蚩尤的傳說;夏禹治水,傳說便有神龍以尾巴畫地成河道,疏導洪水;漢高祖劉邦,傳說便是其母夢見與赤龍交配而懷孕出生。從許多故事和傳說看到人們常把各種美的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傳說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幾年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趕集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并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轉載請著名出處,玉海雕塑:http://zhengshijiuye.cn。
龍自古至今越有八千年的歷史,作為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參與者和見證物,中國龍的精神也就是團結凝聚的精神;同時,龍又是水深,普降甘霖、司水理水是龍的天職,因此,龍的精神,也就是造福人類的精神。進入現代社會以后,龍逐漸由神物演變為吉祥物,作為吉祥物,龍有騰飛、振奮、開拓、變化等寓意,因此,龍的精神,也就是奮發開拓的精神。從中國龍的形象中蘊含著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四大觀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互助體現;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觀。在中國龍的形象、龍的觀念后面,包含著中國人處理四大主體關系時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追求天人關系的和諧,人際關系的和諧,陰陽矛盾關系的和諧,多元文化關系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