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面貌多元化發展
對于雕塑藝術,外行看熱鬧,外行看門道,之前一位網友對雕塑評價:如果配上原圖,即可發現穿上衣服的人是多么難看,因為是雕塑像,其特點全沒有了。厲害了我的哥,這衣服是畫上的還是真穿上的。你能看出這衣服是畫上去的還是穿上去的嗎?下面小編來說一下雕塑面貌多元化發展。曲陽雕塑設計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國雕塑在80年代的基礎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它的主要標志反映在創作上,形成多元化的面貌,雕塑家們的個性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強調和突出。中國雕塑在1990年以前,雖然在觀念、形式、語言上有了相當的推進,但在這個過程中還有著明顯的模仿和學習的痕跡,還存在個性缺乏的問題。轉載請著名出處,玉海雕塑:http://zhengshijiuye.cn。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雕塑面貌大變,呈現出了一些與過去不同的基本特征:雕塑藝術開始由過去的形式審美、視覺審美走向了對文化問題的關注,由較為單一的對西方現代主義雕塑的學習,轉向從各方面進行探索的趨向。這個時期,一部分雕塑家有了比較自覺的關注社會、表達自己的人文關懷。這種關懷不再是從既定的,先入為主的概念出發,而是從藝術家個人的感受和體驗出發,站在個人的角度,來表達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彰顯出藝術家獨特的個性。雕塑家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不再是大而空的,而是從感性的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具體的、日常的生活細節,一些過去不為人關注的生活場景,開始進入雕塑的表現范圍。
在藝術的形式和手段上,他們開始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借用各種表現手段,不拘一格,打破傳統的門類壁壘,強調通融的必要性,雕塑更多地走出圍城,與建筑、繪畫、表演等藝術融合。他們的表現手段也早已走出了過去單一的方式,變得豐富多樣。雕塑家們在創作中,強調與大眾交流的可能性,借用大眾文化的資源,表現更具有當下性的生活;這種生活或許是世俗的、日常的,但是它們方便公眾進入,生動活潑,讓老百姓喜聞樂見。在這個時期,值得注意的是,雕塑家們普遍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對于歷史的、民間的、地方性的資源,以一種積極的態度,進行創造性的轉化。比較而言,上世紀80年代,人們可能比較容易采用簡單的方式,從雕塑中是否出現傳統符號,來區別你是傳統派的、還是革新派的。
到這個時候,傳統成為一種資源,一種可能性。一批雕塑家開始有效借用傳統資源,借古開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上世紀90年代,雕塑界的當代意識被喚醒,各種具有當代性的雕塑展覽、雕塑活動以及理論、批評的實踐,使雕塑藝術發生了顯著變化。比如,在1992年《當代青年雕塑家邀請展》中,策展人這個角色第一次在雕塑展覽中出現,雕塑展覽和理論研究、學術討論會并行,成為后來雕塑展覽的一個基本模式。